內容簡介
忘東忘西、搗蛋破壞、遊戲成癮、注意力不集中.....
讓所有父母身心俱疲的教養難題
其實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解決
甚至能幫助孩子開發「隱藏的潛能」
★難得一見!韓國網路書店YES24、Aladin讀者一致滿分好評!
★超過十位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教育學者、親子作家共同讚譽!
★中文版特邀臧汝芬(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專業審定
認知科學結合了腦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人工智能等領域,本書作者為韓國最受家長信賴的認知科學專家,長期協助孩子的頭腦開發。他在書中根據與家長、孩子第一線接觸的經驗,以及最新、最權威的國際研究,邀請所有父母善用認知科學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真確掌握孩子散漫的原因,並達成以下目標──
●目標1:解決當下的教養難題
【難題1】討厭反覆作業、複習功課。
【解決方式】重視預習,勝於複習。並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預習。
【難題2】喜歡說話,一個人也吵吵鬧鬧。
【解決方式】打造井然有序的環境,用意是「減少視覺刺激」,培養孩子耐得住無聊的能力。尤其注意別在書桌上或書房放置太多東西。
【難題3】因為專注力弱,不懂得關懷與同理他人。
【解決方式】與孩子一起看漫畫時,不聊主角,而是聊周圍人物的情緒,進行「改變立場的思考練習」。
【難題4】容易忘東忘西。
【解決方式】玩「詞語接龍遊戲」、每天詢問孩子營養午餐的菜色等,提升記憶力。
【難題5】很認真努力,但成績一直不好,越來越沒有興趣學習。
【解決方式】與其一味拉長學習時間,不如協助孩子提升「工作記憶」能力,首要先做的是保障優質睡眠,強化腦神經細胞間的連結網絡。也可以和孩子玩「跟著一起說」遊戲,一併提升聽知覺能力和詞彙能力。
●目標2:開啟孩子的特殊潛能
Google的人才招募主任曾強調,成為Google一員的首要條件是「冒險」。Google擁有即使失敗也不會遭到指責的文化,而散漫孩子具備的特殊才能之一,就是不拘泥規則、發現新東西的卓越能力,這正是急速變遷的當今社會極為強調的特質。
實際上,你可以這樣培養散漫孩子的潛能──
【方法1】進行「思考(某物件的)其他用途」活動,強化孩子的好奇心與擴散型思考。
【方法2】指導孩子看博物館或遊樂園地圖,讓他自己去找目標地點,藉此培養空間智能。
【方法3】跟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把超市視為豐富的認知功能測試空間。快速尋找和記憶要買的東西,可以測試語言記憶幅度;尋找正確品項的遊戲形式,可以培養語言範疇能力。
●養育散漫孩子的路上,您辛苦了。認知科學專家想對你說──
「與其將孩子的行為視為問題,不如隨時謹記孩子行為背後的潛能。」
「如果父母經常露出笑容、感到幸福、內心擁有堅實基準,孩子也能本著『接受滿滿的愛長大的記憶』,即使遭遇問題,很快就能重新振作。」
「父母是最瞭解孩子特性,唯一能夠幫助孩子探究問題原因到底的人。孩子的天生氣質需要加上父母的協助,孩子才能走向世界。」
作者簡介
李瑟基
曾在首爾大學研修認知科學博士,擔任首爾大學心理學系「語言與思考實驗室」的產學合作主委。目前,他在修仁齋頭腦科學盆唐中心協助散漫孩子的頭腦開發,擔任KT Olleh TV「兒童樂園」節目諮商委員與韓國腦波神經學會教育理事。
他專攻融合腦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人工智能的認知科學。其中,他特別關注與大腦機能發育相關的語言-情緒發展,面訪在專注閱讀、傾聽他人說話或向他人傳達自身想法等社會生活方面所需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們。
後來,他投注於能夠恢復孩子潛能的最新腦科學研究,以及提升認知功能的課程開發,協助孩子的頭腦發展。此外,他也將有助於散漫孩子養育的認知科學領域理論與最新研究,用父母們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解說,透過NAVER父母i專家專欄、演講、廣播、諮商等推廣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