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精英日課」重磅講者萬維鋼,
針對當今複雜世界,教你破除「貧困思維」!
從社會、教育、歷史、未來四大面向,
重新定義「高手心態」!
一般人想要適應世界,高手想要改變世界。
但你如何超越階層出身?超越周圍環境?
超越性格局限?拒絕按照任何設定好的程序行事?
►面對複雜社會
如果壞人更容易成功,我們為什麼還要做好人?
「做最好的自己」,是為了等別人來挑選你嗎?
►面對競爭體制
「吃苦」是出人頭地的必要條件嗎?
團隊裡的超級明星真的有用嗎?
►面對未來趨勢
AI是真能創造,還是終極的學習?
21世紀什麼最貴?什麼最稀缺?
萬維鋼秉持科普作家的敘事才能,關注現下各類社會議論,以精練流暢的筆法,傳達犀利獨到的觀點,並指向下一步的趨勢。
35道當今現象議題,教你和這個世界講講道理。在這本書中,我們談談素養教育、破壞式創新、內卷、人工智慧等巨大變革,探討歷史是否有必然規律、科技對生活的影響、賺錢的方式是否變了,以及該如何因應。
我們已經習慣每一代人的生活都比上一代人好,但你想過嗎?世界沒有義務是這樣的。
此刻也許不是高喊「明天會更好」,而是主動意識到愈來愈稀缺的資源,早一步掌握未來先機。做個跳脫常識框架的思考者,為世界帶來驚喜! / 單純問題、兩難問題和「棘手」問題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成年人得處理一些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有些「不容易」,比一般的「不容易」,更不容易。我們來談談什麼是真正的不容易。對付這樣的事情,你需要的不僅是體力和智力,更是智慧和氣度。
作為對比,我想把人生在世面對的各種問題分成三類:單純的問題、兩難的問題,以及棘手的問題。
我們先看看未成年人的「容易」,為什麼容易。
單純問題
你工作之後,有時想想一天到晚面對的事情,可能會感慨:「還是當學生那時候簡單啊!」其實你想說的是「單純」。學生日常解決的問題並不簡單,需要掌握各種冷門的知識和拐彎抹角的解題技巧。很多人在參加大考那一刻是人生的智力巔峰,從此之後大腦就再也沒有過那麼高強度的思考。但是學生的問題很單純。
所謂單純的問題,就是有明確方向,有讓人放心的答案,解決後就可宣布勝利的問題。
比如你想考清華大學,這就是一個單純的問題。它有明確方向:你需要提高自己的考試水準。它有讓人放心的答案:考上就可以宣布勝利。
單純的問題就好像參加爬山比賽一樣,你只要朝一個方向努力就行,而你的成敗與否是清晰可見的。面對單純的問題,你絕對不會感到迷茫,你永遠都知道該做什麼。往那個方向前進就是對,往別的方向走就是錯。
這種感覺非常勵志。你只要「努力奮鬥」就行。我們看那些高三的學生們,每天早上一邊跑步一邊喊口號:「拚,直到贏!搏,直到成!」真是讓人熱血沸騰。
當然,在這條路上你會遇到阻力。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弱點,可能是外界的干擾,甚至可能是敵人在攻擊你。但是不要緊!你要做的就是戰勝它們。你完全知道什麼是你的助力、什麼是你的阻力、誰是你的朋友、誰是你的敵人。
有時候一大群人會共同面對一個單純的問題。比如我們要修建一項農田水利工程。我們會分工,但所有人都是為了共同目標而走在一起,所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程師解決技術,上級組織管理,剩下的人捲起袖子加油幹。這時團結就是力量,誰要是說怪話瓦解眾人鬥志,我們就要「幫助」他。要是有敵人敢阻止我們前進,我們就要打擊他。
如果生活中都是單純的問題,我們的思想也會是單純的,這種狀態多好呢……
以我之見,這個世界最大的危險之一,就是某些人認為一切問題都是單純的問題。
兩難問題
成為成年人後會發現,很多事並不是「向著一個方向猛用力」的事。
比如你手裡有一點積蓄,想要買個房子,你有兩個選擇。離工作單位近的這個房子比較貴,也比較小,住著不太舒服,但是省時間,且將來也許會升值;遠一點的房子比較大,將來有孩子會很方便,但上下班很累。你該買哪間房呢?又或者先租個房子,等等再說?
這才是成年人的世界。這種問題可以稱之為「兩難問題」。這個問題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向,是兩難的選擇,你必須在兩個方向之中做出取捨。
其實生活中真正的問題,至少都是兩難問題。有明確方向的事根本就不叫事。如果現在有一處房子,地點又好,價格又便宜,住著又舒適,升值潛力還大,別人早就買走了——均衡的市場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房子。
同樣道理,如果有錢多事少,還特別能提升個人潛能的工作,你早就選了,事實是根本就不存在那樣的選項。你通常面對的都是安逸但錢少,或錢多但不穩定這樣的人生選項。
這種問題裡沒有敵人。你誰也怪不著,連自己都怪不著,所以會很迷茫。這才是讓你懷念學生時代的時刻。你會羡慕那些有敵人的人。
什麼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呢?就是不得不做取捨的意思。單純就想買一件東西,其實都是不貴的,只要一心攢夠錢就行。真正的問題在於——買了這個東西,就不能買那個東西。這種必須取捨的感覺,會讓你覺得它們都很貴。
不過你終將做出選擇。你權衡各種利弊,選了一個認為最適合自己的。不會有一種取得勝利的感覺,因為你沒有戰勝任何敵人,你是不得已才如此。你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想,如果當初選的是另一個,現在會怎樣呢?不過那都是一閃念而已,選了就選了,成年人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問題解決了,以後要往前看,這一篇已經翻過去了。
兩難還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你要給別人做主的時候。
棘手問題
一九七三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兩個公共政策專家——霍斯特.瑞特爾(Horst W.J. Rittel)和梅爾文.韋伯(Melvin M. Webber),他倆提出一個新概念,叫「wicked problem」。「Wicked」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那些邪惡的、怪異的東西,可稱之為「棘手問題」,有時候也被翻譯成「抗解問題」。
那些長期存在的公共問題,常常是棘手問題。兩難的問題還可說是有解,棘手的問題是無解的。
比如現在美國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雖然經濟在成長、高科技公司在盈利,但是低技能的普通老百姓分享不到這個成果。貧富差距增大導致了很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這就是個棘手問題。全球暖化也是一個棘手問題。這些問題比你買房子的事可難多了。
什麼叫棘手問題呢?瑞特爾和韋伯提出,如果一個問題具備下面這十個特徵中的幾個,就是棘手問題:
一、這個問題沒有清晰的定義。它不像數學考題那樣給你寫明白了各種條件。
二、它沒有終極的答案。你永遠都別想徹底解決它,它會一直存在。
三、你的解決方法不分對與錯,只有好與壞。而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只能自己判斷。
四、你採取一個應對措施,不會立即看到結果。你也許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有沒有用,也許還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五、沒有專門給你試錯練習的地方,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會有影響,一來就是實戰。
六、連有什麼選項,都不清楚。
七、沒有先例可循,前人的經驗不會對你有太多幫助。
八、這個問題很可能只是一個更深的問題的症狀,它背後不只有一個問題,整個局面盤根錯節,也許根本就沒有根本性根源。
九、有很多利益相關方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他們想要的解決方向各自不一樣。
十、如果你接手,那將來不論是什麼結果,你都得負責。
就想想美國貧富差距增大這個問題,如果你是美國總統,請問你怎麼辦?對高科技公司多收稅,然後補貼窮人嗎?富人會不樂意,可能會妨礙創新,再說直接發福利不是辦法,會養懶人。反對全球化,強行要求製造業回流嗎?那不符合技術演變的大趨勢,也違反了自由主義的精神。那乾脆不管行嗎?有人會鬧革命。
當初川普(Donald Trump)為什麼非得與中國打貿易戰?因為他希望這是一個單純的問題,他希望能找到一個「敵人」……所以中國就是這個「敵人」。
再比如全球暖化,就是典型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不一致。都說要節能減排,已開發國家現在不搞工業了可以減排,某些國家全靠工業賺錢呢,能減排嗎?這公平嗎?更何況,全球暖化對某些國家來說也許還是個好事,很多傳統沙漠地區的氣候都變溼潤了,也許就和全球暖化有關係。
所以當一個瑞典中學生指責世界各國政府對全球暖化的應對不力的時候,當圍觀群眾笑話大國領袖的時候,那些人其實都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不是我們不夠努力,也不是敵人太壞,而是這個問題本身太棘手。
怎麼解決棘手問題呢?首先你就不應該指望解決棘手問題,最多只能應對——你得做好和它長期相處的準備。這就如同當代醫學對癌症的治療:全部殺死癌細胞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醫學手段可以在相當的程度上控制病情不讓它擴大,你可以追求管理這個問題。
匹茲堡大學的約翰.卡米盧斯(John C. Camillus)教授,曾經提出過幾個應對棘手問題的建議。
其中一個建議是:讓利益相關的各方充分互相理解。最好大家坐下來開誠布公地把觀點和要求給談透——不為達成共識,只為互相理解。這樣至少可以消除一些偏見,別都只顧自己,也聽聽別人想要的,也許就能採取一些最基本的行動。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負責人的話,卡米盧斯的一個建議是,舉棋不定的時候應該反思一下公司的認同感和意義。意義能幫助我們做出選擇:我們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們擅長什麼?我們渴望什麼?有時這麼做不是因為算計,而是因為你有個性。
還有個建議是一定要行動。可以摸著石頭過河,每次的決策都是小行動,慢慢試探,看看效果再決定下一步,但是不能不動。動,才叫應對;不動,你就是鴕鳥。
你就這麼應對著,跟著它演化。那你說棘手問題怎樣才能被解決呢?解決不了。一個棘手問題後來之所以不再是問題了,通常並不是因為它被解決了,而是因為局面變了,它被別的——可能是更棘手的——問題給取代了。
* * *
中國有句話叫「皇帝做不得快意事」,其實說的就是真實的、複雜的決策往往都不是單純的問題。然而我發現有太多人——包括很多領袖——都是單純問題的思維模式。如果他對當前局面不滿意,就認為要不是夥伴不夠拚,或就是敵人太壞了。
其實真不是。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是不得已的取捨而已。有敵人的問題都是單純問題,大多數問題真不是敵人的事。
單純的人總希望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一個問題。這種理想主義者一旦受挫,會心灰意冷,成了一個憤世嫉俗的人。他以為別人都自私,就他真想解決問題,可是他又解決不了。
殊不知那些頂著罵名,從來沒做過一件快意事,小心翼翼永遠不敢用力過猛,明知根本就沒有什麼勝利的彼岸等著他,還在那瞻前顧後維持著局面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目錄 ▌
自序 獻給二十一世紀二○年代
PART1 社會的規律
第1章 做個複雜的現代人
第2章 單純問題、兩難問題和「棘手」問題
第3章 別用「常識」理解複雜世界
第4章 「苦」沒有價值
第5章 高效能任性
第6章 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和「建構因素」
第7章 關於明星的「零階道理」
第8章 訊號與刷分
第9章 最簡單經濟學的五個智慧
第10章 貝氏定理的膽識
第11章 人的正義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PART2 教育的祕密
第12章 高中是個把人分類的機器
第13章 早教軍備競賽的科學結論
第14章 補習班、考試和階層的因果關係
第15章 原生家庭、天生智商、終身學習,到底多有用?
第16章 能把窮人變成正常人的教學法
第1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和常春藤的綿羊
第18章 美國人說的聖賢之道
第19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
PART3 歷史的定律
第20章 大尺度和硬條件:四萬年來誰著史?
第21章 社會為何非得是這樣?
第22章 技術左右天下大勢
第23章 放諸古今皆準的權力規則
第24章 該死就死的市場經濟
第25章 技術、國家、生物和公司的存活率問題
第26章 到底什麼叫「內卷」?
第27章 暴力在邊緣
第28章 美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第29章 突破輝格史觀
PART4 未來的謎題
第30章 我們對人工智慧可能有點想多了
第31章 人工智慧除魅
第32章 如果想法挖掘愈來愈貴……
第33章 排位稀缺:富足時代什麼最貴?
第34章 平價的奢侈品
第35章 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
▌作者介紹 ▌
萬維鋼
「得到」App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主講者、暢銷作家。擅長以說故事的方式,將複雜深奧的思想轉化為新奇有趣、易於理解的知識與觀點。
一九九九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二○○五年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曾長期從事核融合電漿物理研究。自詡以理工思維理解世界,主張用科學精神鑽研社會現象,精於讓高深道理落地,最愛激發讀者思考。著有暢銷書《高手思維》、《高手學習》、《高手賽局》、《高手相對論》、《高手決斷》、《高手量子力學》等。